77779193永利

“三师协同”全面落实工科类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09-11 17:40:08 来源: 浏览:
成果名称 “三师协同”全面落实工科类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获奖情况 2017年湖北省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 梁英、汤尚文、和平、汪万强、胡若飞、戴高鹏、叶万海、郭壮

实施背景

1)本科生参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内生动力不足,对专业的认同度不高,对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人才培养未充分考虑本科生个性发展需求,导致能力培养效果不显。

(3)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滞后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主要举措

(1)构建了“三师协同”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三师协同”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其主要特征在于树立了思想辅导先行的培养理念,针对性的开展思想辅导,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实施来实现能力的提升。

①“三师”是能力培养的引导者。“三师”是指思想、学业和企业导师,职能包括思想辅导、学业引导和实践创新指导。分别由社会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和辅导员、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的中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组成。

②“协同”是能力培养的方式。“协同”指“三师”在职能分工和实施具体的培养环节时,根据所擅长的领域既相对分工又相互融合。三师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实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调整培养策略;以学生思想动态为依据,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引导学生走上专业之路;共同完善和实施培养过程,实现能力的培养。

 ③“实践创新能力”是能力培养的目标。“实践创新能力”由创新品质、创新技能、创新环境组成。“创新品质”是指主动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创新技能”是指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改进和重建以及对技术、工艺、产品的研究与发明;“创新环境”是指有利于培养本科生能力的软环境(体制机制、文化环境等)和硬环境(实验实训场所、仪器设备等)。

④个性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是能力培养的途径。充分考虑学生基础、能力差异、兴趣和关注点的不同,三师协同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

(2)构建了互联网思维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能力培养提供保障。以互联网自主、开放、共享、合作的思想,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组、优化和完善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从管理机制、实践课程、实践平台、教师能力等方面,为三师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实提供保障。

①借鉴“互联网用户思维”进行实践教学机制建设,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引导者”身份的转变。探索“自下而上”的机制建设模式,依据“用户需求”制定培养目标,注重培养过程的“用户体验”,制定相匹配的实施路径和措施来保障目标的达成。

②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平台运转效率,体现“互联网流量思维”。一方面建设了集虚拟仿真、网络化学习、实验室及仪器预约、教学评价与反馈、在线论坛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实践教学手机APP;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和整合重组,建设了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③借鉴“迭代思维”进行课程建设,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保持课程的吸引力。

④加强教师能力建设,落实培养过程。组织教师开展“互联网+”技术培训,以“互联网+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改革”为主题,开展特色教研活动,激发教师的育人热情,促进教师能力的提升。

主要成效

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专业认同度由2012年的72.7%提高到2016年的94.4%,学生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由2012年的67%提高到2016年的93%。

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技能训练、竞赛的比例达到93.3%,2012年以来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奖86项,发表科研论文56篇、参与申请专利41项、撰写调研报告26篇,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得到培养与锻炼。

③学生个性化培养,形式多样、点面结合,亮点突出。通过“三师协同”,组建了36个学生团队,对学生进行各类专业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如由学业导师郭壮博士所指导的学生团队,该团队发表学术论文9篇;主持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7项;获省级创新创业竞赛三等奖2项;与襄阳晚报集团合办《生活实验室》栏目10期; 2015年12月,该团队所在的团支部被团中央学校部授予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荣誉称号。

④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和就业创业能力稳步上升。学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26%以上名列全校第一,学生创业率达到9.2%,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5%以上,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得到多数用人单位的肯定。

特色亮点

(1)形成了“三师协同”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树立了思想辅导先行的培养理念,以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为前提,针对性的开展思想辅导,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热情,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实施来实现能力的提升。

(2)以自主、开放、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重组、优化和完善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从管理机制建设、实践课程建设、平台建设、教师能力建设等方面,为三师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实提供保障,从而实现培养目标。

 

】【 打印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基于卓越工程师的食品类专业“阶梯递进,双证通融”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最新内容

热门内容